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安全配资网

国盛证券:光模块升级回归理性节奏 无源器件与CPO价值重估

2025-05-11 15:16:3385313666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光模归理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证券奏无重估光模块行业进入技术迭代与需求重构的块升南京炒股配资公司关键期,800G仍是回件C价值主流产品,1.6T量产周期长于激进预期,性节CPO技术短期难替代可插拔方案,源器而无源器件市场正迎来价值重估。国盛光模归理国盛证券认为,证券奏无重估当前产业链升级节奏回归2-3年迭代规律,块升二级市场需理性看待技术演进与业绩兑现的回件C价值匹配性,同时关注无源器件细分领域的性节高弹性机会。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盛证券:光模块升级回归理性节奏 无源器件与CPO价值重估

本轮光模块板块自5月初以来强势反弹

5月6日至9日,源器通信设备ETF(159583)上涨6.3%,国盛光模归理新易盛(300502)涨超20%,证券奏无重估中际旭创(300308)和天孚通信(300394)分别涨超13%与8%,块升仕佳光子(688313)亦有12.7%的优异表现,重新出现了主流资金的回归。在光模块经历了两轮牛市后,有哪些框架需要修正、祛魅?本报告围绕四大思考维度深入复盘:一是产品迭代节奏回归常识;二是CPO技术的定位与可插拔方案共存;三是下游无源器件的价值被低估;四是行业格局与卡位逻辑。通过论证,该行认为,当前估值与基本面双修复,南京炒股配资公司正值布局良机。

1、400G、800G、1.6T一年一代?——快进的升级迭代回归常识

光模块800G仍是主流,1.6T趋势确定

800G光模块仍将保持主流地位,1.6T产业进展25年起步,放量需26年及以后,但趋势确定。近年资本市场对400G→800G→1.6T光模块的升级预期一度过于激进,但800G模块自2024年才开始真正放量,生命周期尚久。根据LightCounting数据,2024年800G市场规模约为7.5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17亿美元,CAGR约为31%;同时根据Cignal AI的观点,2024年部署的WDM带宽中400ZR和ZR+仍占主要份额,2024年全年1.6T光模块出货量不足100万件;OFC 2025大会上,多家头部厂商集中展示1.6T样品,预计要到2026年能实现大规模交付。目前来看,400/800G光模块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1.6T光模块虽趋势确定,但实现放量仍需一定时间。

产业节奏:2-3年迭代的规律

产业链上下游的器件准备、供应链验证与客户测试通常需要2–3年时间。从400G到800G用了约3年,而从800G到1.6T亦将遵循类似节奏。该行认为,资本市场对1.6T的“快进”预期,在实际过程中未能考虑到材料、封装、测试等环节的成熟度与成本曲线,往往对1.6T进展节奏展望过于激进导致言必称1.6T,但实际产业发展会遵循一定的合理规律,2-3年技术迭代是光模块较为普遍的行业速度,根据Light Counting的预计,1.6T光模块约需四年实现出货量1000万台,而800G产品约需五年,虽然相比之前产品较快但可能无法满足市场过于激进的节奏展望。

二级市场预期回归理性

25年一季度业绩中,新易盛实现归母净利15.7亿元,同比增385%,主要得益于800G模块大规模放量;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增幅57%,亦验证了800G的主流地位。随着业绩陆续兑现,市场开始逐步认识到800G的空间足够支撑成长,二级市场对1.6T过高预期正在逐步修正。

2、CPO对可插拔是0到1的替代?——CPO成为众多方案中的一种而非替代

光模块可以按照材料、封装方式、传输介质等多角度分类,各方案虽重要但并未有压倒性优势,未来大趋势为多方案共存。光模块可按材料将产品划分为硅基、InP磷化铟、 薄膜铌酸锂;按封装方式划分有传统可插拔(QSFP-DD、OSFP、COBO)与CPO;按传输介质可划分为光纤与铜缆。其中CPO通过将光引擎与芯片共封装,具有接口损耗显著降低、功耗减少50-70%(以博通和英伟达方案为例)、体积缩小40%等优势,但在封装工艺、散热及成本方面仍存在挑战,预计大规模商用仍需时间,此外,CPO仅为众多方案中的一种,短期内仍旧依赖可插拔方案满足800G/1.6T主流需求。

3、无源器件空间太小?——高速率环节下被低估的无源器件

下游无源器件市场正迎来新一轮高弹性增长,投资价值被低估。随着光模块速率升级,无源器件价值量与复杂度同步提升。2025Q1,博创科技、仕佳光子、太辰光等无源厂商产能迅速爬坡,MPO(多芯连接器)向MMC(小尺寸)升级,芯数从12芯提升至16/32芯;定制化AWG(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需求高速增长,根据Business Research预测,AWG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32的2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

MPO/MMC插芯升级驱动增长:MPO插芯在高密度互联场景下可显著节省空间,MMC标准的导入使得大规模机房布线效率大幅提升;

AWG定制化成为新的增量风口:大型云厂对波分复用定制化波长需求不断增加;

在有源产品从芯片到模组格局趋于稳定的背景下,突围难度增加,但无源正处产品、技术迭代密集期,且种类众多,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博创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超70%,目前计算集群正向高密度互联方向快速演进,而MPO配合shuffle解决方案可解决柜间布线复杂难点,受此驱动MPO需求放量,公司于2023年11月底以现金收购长芯盛,整合其MPO业务,充分受益于MPO带来景气度抬升带来的需求增长;

仕佳光子Q1营收4.36亿元,同比增120.6%,净利增幅达1003.8%,计算集群向高速率、低功耗方向演进, AWG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其优势将更适配于数据中心升级的大趋势而持续放量。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AWG芯片供应商,其 DWDM AWG 产品已成功导入国内外主流设备商供应链并实现规模化量产,业绩增长将充分受益于此趋势。

4、格局与卡位

下游CSP与光模块上游供应商格局稳固

行业格局稳固,下游CSP集中度高,上游寡头格局已成,各公司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实现卡位。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25年第一季度亚马逊、Google、微软、三大云厂商合计占据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63%;国内方面,根据Canalys报告,2024年国内三大云厂商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占据份额约为71%。其数据中心的扩建将成为光模块需求的直接驱动力,其中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均在2025年大幅加码CapEx,合计指引投入超3000亿美元;上游光模块供应商中,国内企业在全球优势明显,如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通过深耕专业领域形成“技术+客户结构领先”的卡位优势。

光通信细分厂商同样享受卡位逻辑

仕佳光子绑定主流光模块渠道AWG放量,源杰科技则依托与大厂深度合作硅光光源,各自守住垂直细分市场,形成护城河。无论是光模块还是光通信厂商,卡位优势一旦形成,出于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一致性等的考虑,其他厂商很难有机会进入,因此强者恒强。

综上,该行继续看好算力板块,坚定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同时建议关注光器件“一大四小”天孚通信+仕佳光子/太辰光/博创科技/德科立,以及关注受关税影响跌幅较大,但具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如威腾电气(母线)等。

建议关注:

算力——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数据要素——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